主页 > imtoken钱包下载 > 「imtoken官方网址」绵阳市人民政府
「imtoken官方网址」绵阳市人民政府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0亿元】 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7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增幅与上年持平,属近10年来最高增幅,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多百分点,总量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了全省排位第二。主要原因有:一是省政府年内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纳入了对市政府目标考核,市政府纳入对县(市、区)政府目标考核,引起了各级各部门普遍重视,工作力度较以往加大;二是随着绵阳市经济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市政府推出的“繁荣城市”举措,受到流通企业的普遍欢迎,有利于商家开展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客观上烘托了绵阳的商业气氛,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促进了消费。全市呈现出市、县同步增长、餐饮业持续走旺、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物价回升等特征。
��【城乡市场同步增长】 城市市场增幅慢于县的零售额增幅,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县的零售额3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县以下的零售额为78.08亿元,同比增长16.20%,城市市场增幅分别低于县、县以下增幅1.0、2.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由于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务工收入增加等因素影响,2005年人均现金收入和纯收入增长较大,分别达14.7%和9.6%,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于失业人员增多等原因仅增长6.4%,增幅较上年大幅回落。
��【假日消费推动作用明显】 2005年市场规模比上年扩大22.2亿元,主要得益于居民购买力增强和“假日消费”的不断升温。由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购买力和消费能力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商品销售。在扩大“假日消费”方面,通过狠抓各种形式的大假促销活动,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易会、洽谈会,探索政府退出举办18届绵阳市秋季商品交易会,由企业、民营经济承办展销会的新路子。据抽样监测,春节、五一、十一等黄金周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在15%左右。
��【一批重点流通企业销售上升】 烟草、石油、食盐、四川天诚大药房、双汇、百盛、好又多、诺玛特、家福来等一批企业(超市)销售稳步上升。家福来电器还被省商务厅列为全省30户重点联系流通企业之一,加以扶持,该企业全年实现销售2.9亿元。
��【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平稳上升】 2005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为139.46亿元,同比增长�11.5%�,增幅比上年略有回落,但仍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
��【城镇居民收入、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2005年,由于全市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加之部分企业效益提高,再就业工程的推行等,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增长,同比增长6.4%,增幅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但其他劳动收入增长较大,达到创纪录的41.1%,工薪收入为13657元,同比增长�5.9%�。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79元,同比增长9.6%,人均现金收入为3664元,同比增长14.7%,高1个百分点。纯收入增加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等的稳步增长及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实惠。
��【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新的消费“亮点”凸现】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422元,比上年多375元,增幅达6.2%。其中食品、衣着支出、设备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分别为2549元、674元、439元、386元、622元和963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3%、0.3%、24.0%、19.1%、0.9%和18.4%。总体看,城镇居民消费向较高层次发展,消费领域继续扩大,新的消费“亮点”显现,且有一定的持续性。汽车、住房继续成为新的消费亮点,并以较快的速度进入普通百姓家。从批发零售业的分类销售看,汽车类销售仍属增长最快的类别之一。农民消费质量继续提高,体现在居住条件改善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等方面。2005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2141.5元,增加315元,同比增长14.7%。